“.中国”域名入网 冲破英文樊笼?

域名
 在刚刚闭幕的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巴黎年会上,ICANN理事会一致通过了一项重要决议,允许使用其他语言包括中文等作为互联网顶级域字符。决议内容包括,“.中国”将于2009年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成为首批新设的非拉丁语系字符顶级域之一,即中文国家代码顶级域“中国域名”将正式启用。

  “中国域名”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我们知道现代社会对语言的要求一直很高,但是虽然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可是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母语才是最方便的语种,英语的学习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但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一门需要考核的标准,也就是说应试才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使用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民族对自己母语的应用才是最得心应手的,这是一种必然。更何况,中国有2亿多网民,13亿人口,这么庞大的一个民族,如果能推广“中国域名”,对网络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中文的魅力是无穷的,网络的发展也注定中文才是我们使用网络最方便记忆的一个载体。因此,当“中国域名”正式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运行之后,我们再也不用记忆那些繁杂的英语域名了。一切以中文为切入,比如“联想。中国”,就可以代替英文域名“lenovo.com.cn”。要注意,这里即使是“联想。中国”也和“联想.中国”一样,因为在主流浏览器中,比如IE7、firefox等等,已经实现对中文的直接解析和支持了。相信喜欢拼音输入的朋友对此深有感触吧,经常是在中文输入状态下,标点符号都是全角的,于是我们的点和句点经常需要切换。尤其是在网上浏览的时候,需要输入一个新域名的时候,来回切换,不胜其烦。如今,简单了,无论是“.”还是“。”都能被浏览器识别。

  据报道,微软下一代浏览器IE8地址栏不仅可以支持中文.CN域名中的“中文”解析,还包括“收藏夹”中可以正确添加、显示、访问中文.CN域名;“历史记录”中还能正确显示和访问已访问过的中文.CN域名;支持页面中的中文.CN域名的超链接访问等。待“.中国”正式写入根域名系统之后,“中文.中国”同样会实现类似功能。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看到“中国域名”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当然这也是我们多年的努力带来的必然成果。

  随着多语种后缀域的出现,我们也看到英语独霸域名25载的时光将一去不复返了。这本身就是网络的一种进步,是发展的必然。网络的发展注定了要朝多元化的方向努力。纯中文的“中国域名”出现,让那些对语言,尤其是对英语不感冒的网民更加方便地选择上网的方式,一切都将简单了然。历经25年,我们才看到互联网域名的变迁和多样化发展,来之不易。而随着域名的多样化发展,互联网的融合也将变得更加朴实。

  曾记得著名记者刘韧写过一本《中国.com》,是介绍中国的网络世界,以后,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中国》了,一切都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获得机会。中国域名,终于走上了互联网舞台的正中央,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众所周知,中国的汉字变换多端,其间也蕴含着许多品牌内涵,随着中国域名的正式使用,对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种最好的宣传载体,大家不必要记忆那一长串的英文字符了,语言的障碍将荡然无存。

The End
The Scream The Scream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来自网络,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