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是世界传奇域名的真正主人?

专利


  2001年11月5日 www.chemnet.com这个看似普通的域名却有着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它迄今已有六年零八个月的历史,曾周转世界四大洲六个国家,持有者相继在其上花费了数千万的美金,无形资产不可估量,以该域名加上其他国家或地区域名后缀的衍生域名就有50多个。前不久,它被中国一家公司成功收购,并引发了一场特殊的跨国知识产权争端。

  2001年10月2日,来自日内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一正式应诉通知书发到了中国化工网所在的杭州中化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化工网)总经理孙德良的邮箱内,通知内容是澳洲Orica公司就中国化工网现持有的www.chemnet.com域名已向WIPO仲裁中心提起争议行政诉讼,要求收到通知后20日内提交正式答辩文件。3日后,孙德良收到了WIPO用联邦快递寄过来的书面通知及Orica公司的投诉书副本。至此,一场由域名所有权导致的跨国知识产权争端拉开了大幕。

  Orica公司是年销售额达37亿美元的澳大利亚最大的化工企业集团,中国化工网也可谓实力雄厚,它是国内少有的没有泡沫年盈利数千万的良性发展网站,也是中国第一家成功走垂直化发展道路的专业网站,在世界化工行业及中国网络界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国内化工企业更是家喻户晓,《人民日报》、《财经时报》、《中国青年报》、《计算机世界》都曾进行过报道。同时,中国化工网还拥有域名www.chemnet.com主体CHEMNET的商标权。

  此前中国化工网曾于2001年9月9日及9月28日就分别收到来自澳大利亚默尔本Orica公司总部发来的律师函及其向WIPO递交的投诉书副本,并作了积极应对的部署。收到WIPO的正式通知后,总经理孙德良特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聘请高级专家顾问,全力准备应诉,并决心要把官司进行到底。

  域名www.chemnet.com究竟何以让澳洲化工巨无霸及中国专业化工网络航母如此重视?它又缘何"周游列国"来到中国仍未尘埃落定?

  “chemnet”是由英文chemical(化工) network(网络)简称组合而来,公认有直观的"化工网"的意思。早在1995年2月,www.chemnet.com就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被一称为World Wide Chemnet的机构注册,并于当年4月左右以此域名构建站点,当时该站点是面向化工行业的一信息平台,它是最早在互联网上出现的专业化工信息平台。相关情况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5年11月13日在化学与工程技术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中曾进行报道。此后,www.chemnet.com相继出现在世界各大搜索引擎显著位置并纷纷被与化工有关的企业、图书馆、大学系部链接到首页。

  1997年10月前,www.chemnet.com域名转让到印度一家信息公司,该公司基本沿袭了在美国构建的平台模式,进一步将印度的化工信息在站点上充实发布,当时孙德良创办中国化工网时曾一度关注该平台的情况。印度对该域名的使用持续到1999年3月左右,此间,www.chemnet.com名满印度。

  1999年3月后,在互联网爆炸式增长的狂热时期,瑞典的Vertical Development AB (简称"VDAB")斥巨资从印度将www.chemnet.com域名购回,并称将在此域名下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专业B2B电子商务平台,同时VDAB公司对其项目花巨资进行广告宣传,并曾来中国巡回演讲推广。

  2001年4月,VDAB因经营问题而使www.chemnet.com站点面临倒闭。2001年4月10日左右,澳大利亚最大的化工企业Orica公司同VDAB达成将www.chemnet.com域名转让给Orica公司的协议。至此,www.chemnet.com域名似乎是找到了一"富有的婆家",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然而,Orica公司接下来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未按注册规定向域名注册服务机构NSI及时付费,因而于2001年8月30日被NSI注销,按规定,域名被注销后任何人都有权重新注册使用。这使得事情变得富有戏剧性,2001年8月31日,该域名被韩国公司DomainAgent.com成功注册,再一次开始了它周游世界的新历程。

  2001年9月3日,孙德良意外发现www.chemnet.com域名为韩国DomainAgent.com持有,考虑到中国化工网对商标CHEMNET在互联网上的使用延伸及保护,随即同该公司联系可否转让。经洽谈,于2001年9月5日在上海签定转让协议,将域名购回杭州。Orica公司随之想再次使用该域名,因此出现了本文开始所述的跨国域名争端官司。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Orica公司及中国化工网都拥有CHEMNET商标权,这使得该域名争端显得非常特殊,牵涉到跨国商标权的保护,在WIPO数千个域名争议案例中也属首例。更奇特的是Orica公司竟以不存在"Hangzhou Hi2000 InfoTech Inc"(中国化工网注册域名使用的英文名称)经营实体提出指控,并大作文章。Orica公司此举事出有因,该公司曾委托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Shanghai Patent & Trademark Law Office)进行调查,Orica给WIPO的起诉书称: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在2001年9月12日提供的调查结果中没有发现中国有一家以"Hangzhou Hi2000 InfoTech Inc."命名的公司,同时也没有发现被告曾注册或使用CHEMNET商标。实际上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给Orica提供的调查报告并非全部失实,中国化工网在2000年2月向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CHEMNET的国际商标分类第38类项下商标,于2001年5月14日核准注册。而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显然没有查询到该商标的更新注册情况。另外上海专利商标事务在中国工商部门要查找注册域名www.chemnet.com的"Hangzhou Hi2000 InfoTech Inc."公司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家工商局不允许中国公司使用英文登记注册,而域名却只能用英文注册。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工商部门应不应为国内企业注册英文名称?我国企业在遇到类似名称纠纷时应如何应对并保护自己合法的权利?

  中国化工网总经理孙德良从1997年10月开始创建"中国化工网"时,就对www.chemnet.com域名关注有加,并以它的中国顶级域名www.chemnet.com.cn及www.chinachemnet.com作为中国化工网的域名使用至今。谈到域名www.chemnet.com 孙德良说:"无论从域名历史还是商标权角度看,这个有公共平台意义的域名归我们是合理的,我们一直在从事同样的内容,而将该域名给一个具体的化工企业,不管它多大,总是为它独家服务,这不符合互联网的精神。" 同时孙德良透露"如果我们赢了, Orica公司有可能根据WIPO相关政策规定在澳大利亚启动司法诉讼,但无论如何我们将奉陪到底。"

  据WIPO统计截止2000年底,在WIPO仲裁中心受理的域名争议案件中,中国国籍原告仅9件,排在较后,而排在前两位的美国国籍原告有801件,英国国籍原告有153件。相反中国国籍被告38件,排在较前,且大多以不应诉或放弃相应权利而告终。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表明,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很薄弱,而敢于同国外大公司辩个是非的似乎更是没这个"传统",中国化工网对Orica公司的挑战也许会带给我们更多地思考。

The End
The Scream The Scream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来自网络,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