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期,一则《关于谨防假冒淄博时空论坛的紧急声明》在网上引发争议,具有政府背景的网站不允许其他网站使用“淄博时空”四个汉字。 |
近期,一则《关于谨防假冒淄博时空论坛的紧急声明》在网上引发争议,具有政府背景的网站不允许其他网站使用“淄博时空”四个汉字。
这则自称是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打假通知”在文中称,淄博时空是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淄博市第四媒体,是淄博市政府新闻网。近日在互联网上发现有假冒的淄博时空论坛网站,淄博时空编辑部特此郑重声明了淄博时空域名地址是zibosky.com。该网站是唯一的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网站,从未委托其他任何网站从事社区等业务。请广大网友和读者提高警惕,认清网址的细微差别,防止受骗。
这则通知出现在了另外一家网站上,这家网站是“淄博时空论坛”,域名是zbsky.com。笔者通过搜索,并未发现以上通知所说其他的“淄博时空论坛网站”,看来该通知意指域名为zbsky.com的“淄博时空论坛”。
zibosky.com对应的网站叫“淄博时空”,域名为zbsky.com的网站叫“淄博时空论坛”。查看对比两家网站的名字,确实不易分辨,并且有后者是前者的论坛的混淆。不过,这恐怕没有到达上面通知中所说的“假冒”的程度,毕竟两家网站在汉字的名称上还是有区别的,有的只是共同使用了“淄博”的地理方位界定,以及两家网站都出现了“时空”二字。
事实上,网站名称的易于混淆是网站建设的大忌,这个道理无需过多解释。此前,陕西和四川同时出现两家都叫“西部网”的网站,相同的名字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过现在已经有所区别,现在一家叫“西部网(陕西新闻网)”,另外一家叫“中国西部网”。虽然都有“西部网”的字样,但是两者不管是内容定位、单位性质都不同,从两家并存的现状来看,并没有所谓一家假冒另外一家的说法。
再举一个更加明显的例子。域名kaixin001.com的“开心网”乱起一阵开心的风,一时间多家名叫“开心网”的网站纷纷涌现,这其中特别是域名kaixin.com的“开心网”,因为域名的原因加之推广的力度,大有取代前者的架势,以至于先期发展很久了的kaixin001被认为是山寨版。可能有些明白内情的人认为,其实kaixin是山寨版。不过,本质上倒无所谓谁是正统谁是山寨的矛盾,一个网站进行SNS的交友、给使用者带来心情的开心、加之域名都有汉语“开心”的拼音,虽然不能够否认后者在道义上的恶意竞争,但是从法律层面上来讲,则绝对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存在。
#p#副标题#e#
针对一个行业或者地区建设一个网站,名称中出现相同的文字这在所难免。我们不能够因为一家网站叫了“某地网”,然后其他的网站就不能够使用这个地名。比如,一个网站叫“西安论坛”,那么你不能够认为其他网站出现“西安论坛”的字样就是假冒了。这个道理实在因为太过简单,道理上反而是难以说得清楚的,但是举例则简单的多。事实上,界定地区或者行业的汉字就是那么几个,不同的所有主体在名称上出现相同的文字在所难免。
按照商标注册的规定,即就是相同的名字,也并不一定就是侵权,比如商标名称叫“东风”的,可以是汽车,也可以是锅巴、火柴、扫把,这完全取决于当初注册时的业务界定。如果针对具体范畴不同,使用相同的名字并不就是违法。另外一点,行业性的东西本来就不允许被注册商标,比如你不能够注册“网站”二字,而使得别人不能够再使用,同样你不能够注册“电视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具体到上面淄博时空问题,“淄博”是一个公共性的地域名称,这不属于哪一个单位或者个人专属使用。第二,关于这个“时空”二字,这两个汉字很是具有通用性,我想这两个人们很喜欢,指向很宽泛的文字,并不属于哪一个人专有吧。即就是生僻的文字,也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更不用说后者比前者还多一个“论坛”的界定。
查看“淄博时空”和“淄博时空论坛”,两个网站的定位也全然不同,一个新闻网站,一个是论坛,网站性质上完全不同,同时也没有发现论坛在内容上有抄袭前者的迹象。
以上,只是按照常识以及普遍存在的现象做一思路的梳理。如果真有假冒的嫌疑,并以政府的名义公开出现,则必须有法律层面的界定,比如“淄博时空”四个字是否已经被注册,内容涵盖是否也有论坛的业务。如果没有这些,目前的表面信息是看不出什么假冒不假冒的,作为平等主体的网站,后者同样可以说是前者假冒了它。
不过,事情的出现看似不是没有理由的,里面或许有相关利益的纠葛。查看zibosky.com网站,在logo上发现与域名为zbinfo.net的“淄博信息港”关系复杂,“淄博时空”首页Logo的链接也指向了淄博信息港。淄博信息港,是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淄博市分公司投资建设的公用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而这个“淄博信息港”则是全业务的,其中就包括“论坛”,如此,域名为zbsky.com的“淄博时空论坛”,就会对其有所冲击。事情到这里就开始有些不言而喻了。
在互联网这方面,除却国家层面的事务,其他领域本来就是公开的市场准入,比如厦门政府不能够因为小鱼网太火爆就关闭它,合肥市政府也不应该关闭合肥论坛吧,尽管不管是政府方面,还是能够使用上政府名义资源的单位或者个人很嫉妒这些民间的互联网公司。同理,新华网不能够因为网民都去新浪看新闻了,自己受到了冷落而说新浪不对。这本来就是一个公开的市场,无所谓先后顺序以及身份贵贱的。
其实,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整个行业也是在摸索中前进,前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短时期的法律界定滞后的状态,或者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我们没有必要就刨根问底或者一棒子打死,我想,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如果形而上学地较真,以下的问题则如何解释: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或者中共淄博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有没有权利自己建设网站?这个网站是代表了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还是淄博市人民政府?这个网站发布政府的权威新闻,有没有取得相关的新闻牌照?淄博信息港和淄博时空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界定?淄博信息港下属的论坛业务有没有取得论坛专项备案?
查看域名为zbsky.com的“淄博时空论坛”网站,在国家网站备案系统里业已通过,内容上也没有违法的东西,我想怎么说也不具有什么假冒的嫌疑。当然,道理归道理,权益从来都是争取来的,我们也见多了道理上无理却是最后获得胜利的事情,比如具有行业通用性的“解百纳”,现在就专属张裕了。这里只是梳理一个公民的自我看法,所谓清者自清。